Base ⇄ Solana 橋接的發布相當安靜。
但這標誌著以太坊滾動擴展願景的一個重大分叉。
↓

記得這個嗎?
跨鏈流動性碎片化是一個迫切的問題,正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,而發行是可持續滾動增長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。
有幾種方法可以讓代幣在鏈之間流動:
• 𝗟𝟭→𝗿𝗼𝗹𝗹𝘂𝗽 𝗯𝗿𝗶𝗱𝗴𝗲𝘀 是最簡單且最接近於底層代幣的純“包裝器”。當你將 L1 代幣發送到滾動橋時,所有內容都會被保留(名稱、符號和小數位)。包裝代幣不保留底層代幣的任何實際功能。
• 𝗟𝗶𝗾𝘂𝗶𝗱𝗶𝘁𝘆 𝗯𝗿𝗶𝗱𝗴𝗲𝘀 擁有每個代幣的標準包裝版本,並使用登記冊來確定它們應該如何命名、使用什麼小數位等等。這些包裝代幣也沒有功能。
• @LayerZero_Core 的 𝗢𝗙𝗧 𝘀𝘁𝗮𝗻𝗱𝗮𝗿𝗱 允許項目“構建自己的全鏈代幣”,具有自定義功能。這意味著不僅可以通過在另一條鏈上銷毀相同的代幣來鑄造代幣,跨鏈兼容的代幣還可以支持本地鑄造(例如,保險庫存款、貸款存款、獎勵)。
• 𝗜𝗻𝘁𝗲𝗿𝗼𝗽 𝗰𝗹𝘂𝘀𝘁𝗲𝗿𝘀 像 Superchain 提供了另一條路徑,作為一組滾動的共享流動性橋。然而,我不太確定 SuperchainERC20 會更像是 OFT 還是包裝的 L1 代幣。

乍看之下,Base Bridge似乎支持為每個Solana代幣部署多個Base本地代幣,但反之則不然。
如果這是真的(𝘢𝘯𝘥 𝘐'𝘮 𝘷𝘦𝘳𝘺 𝘩𝘢𝘱𝘱𝘺 𝘵𝘰 𝘣𝘦 𝘱𝘳𝘰𝘷𝘦𝘯 𝘸𝘳𝘰𝘯𝘨 𝘪𝘧 𝘴𝘰𝘮𝘦𝘰𝘯𝘦 𝘸𝘢𝘯𝘵𝘴 𝘵𝘰 𝘥𝘪𝘨 𝘥𝘦𝘦𝘱𝘦𝘳 𝘪𝘯𝘵𝘰 𝘵𝘩𝘦 𝘤𝘰𝘯𝘵𝘳𝘢𝘤𝘵𝘴),這意味著該橋樑允許在Base上對@Solana代幣進行流動性分散,但在Solana上對每個Base代幣進行流動性整合。
可以這樣理解,@Base可能將他們的橋樑視為本質上不對稱的,或是存在於加強他們作為流動性中心鏈的地位。
有一個好處是你不需要對代幣進行受信託的登記管理,但這是否值得流動性分散的風險?

這對 OP 意味著什麼?
隨著 Base 實際上鑄造出新的跨鏈代幣,超鏈的敘述變得有些混亂,這些代幣在表面上並不與 SuperchainERC20 兼容。他們也沒有將這座橋樑宣傳為超鏈的公共資源。
如果這是真的,那麼 Base 可能在長期內拒絕將超鏈作為流動性橋樑,而只是依賴它作為低成本的消息層。
Base 的立場也有些不同,專注於創作者代幣和消費者應用,同時提供便捷的法幣進入通道。現在 Base 正在借用 @Unichain 的語言,談論成為加密貨幣的流動性中心。
雖然這遠不是紅旗,但認為 Base 最終會退出超鏈的人可能會將此視為朝該方向的另一個信號。
如果最終可能退出,您確實會避免將流動性綁定在您控制較少的 SuperchainERC20 代幣上。
2,065
1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