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下班回家路上,看到路边小吃摊的老板正哄着孩子写作业,边炸串边讲数学题,突然有点触动。 成年人的生活总是这样,一边忙生计,一边还得装作一切都轻松。 思远觉得,无论是做内容、投资、还是生活,本质上都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找秩序。 写到这里,也想聊聊最近研究的一个项目 —— @KAIO_xyz 1/ 过去两个月,KAIO 的动作很密集: 先是 Libre Capital 正式更名 KAIO,宣布推出 1 亿美元比特币收益基金; 接着又把多只机构基金(包括 BlackRock 的美元货币基金和 Laser Digital 的 Carry Fund)通过 Hedera 上链; 最新消息是 BlackRock 和 Brevan Howard 的基金,也通过 KAIO 的基础设施在 Sei 网络上线。 这不是小规模实验,而是真正的机构资产上链在落地。 2/ 思远觉得,@KAIO_xyz 的思路和传统 RWA 项目不一样。 别人是“把资产搬上链”,KAIO 是“把流程搬上链”。 他们不是只发一个 token,而是把申购、赎回、合规、审计这些环节都变成链上可验证的流程。 这意味着 RWA 不只是凭证,而是可以在 DeFi 里被编程、组合、调用的资产模块。 这就是“可组合的机构资产”。 3/ 为什么要用 Hedera 和 Sei? Hedera 提供合规和高吞吐的环境,适合机构基金; Sei 主打撮合性能和多链扩展。 这说明 KAIO 想做的是多网络布局,而不是押注一条链。 未来资产上链一定是多链生态,分布式的发行与流通才能真正吸引全球资本。 4/ 再看背后的资源。 KAIO 背后站着 Laser Digital(野村旗下)这样的传统金融力量。 这意味着它的方向天然偏向合规和机构友好。 这和纯 DeFi 团队那种“技术先行、合规靠后”的模式完全不同。 可以说 KAIO 是从传统金融内部生长出来的 RWA 基础设施,而不是链上实验室。 5/ 思远认为,RWA 的胜负手在“合规自动机”。 谁能先把 KYC、AML、审计、报告这些模块链上化,并开放成可组合接口,谁就能形成真正的网络效应。 KAIO 正在做这件事:把基金生命周期的关键节点链上化。 这比“发行一个 token”要难得多,也有更高的壁垒。 6/ 另一个趋势是资产类型。 现在上链的主要是货币基金和中性策略基金,风险相对低。 这不是保守,而是现实。 机构资金会先从最安全、最容易量化的资产切入链上,再逐步扩大。 这符合资金的逻辑——先求稳,再求快。 7/ 思远还注意到一个长期影响: 当这些受监管的资产份额可以被 DeFi 协议接受为抵押品、进入借贷和做市,整个加密收益结构会被重塑。 以后“无风险收益”可能真的存在于链上, 流动性池也会混合传统现金流和加密资产波动收益,形成新的收益曲线。 8/ 当然,这条路也不是没有风险。 合规差异、跨链安全、信息不对称、流动性错配,都是潜在炸点。 但思远觉得这正是为什么 KAIO 值得关注: 他们在最难的地方切入,想要解决的是结构性问题。 这种难度,恰好说明他们想做的是“底层设施”,不是赚快钱的项目。 9/ 如果你是内容创作者或研究者,现在是介入 RWA 赛道的好时机。 你可以分析基金上链的合规机制、评估跨链基础设施的安全逻辑,或者做可视化流程内容。 思远在 Yaps 生态里观察到,原创、有洞见的分析内容往往能拿高分。 关键是要写“机制与逻辑”,而不是只搬新闻。 10/ 从 Libre 到 KAIO,从实验性 DeFi 到机构级可组合资产,这是一个时代的转折。 思远相信,未来的资本市场不只是链上“代币化资产”,而是链上“合规与信任机制”。 谁能先把这套系统做成标准模块,谁就会成为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。 #KAIO #RWA #DeFi #Hedera #Sei
2.7万
112
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说明,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。该内容仅供参考,并不代表欧易观点,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,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,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。请阅读链接文章,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。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。包含稳定币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,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。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,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。